导入数据...
激浊扬清留花香
时间:2019-01-16 16:35:30    编辑:cnyz
    查看:495

       纪委办   邓刚云

党的十八大报告掷地有声,“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”,一大批党的法令规章横空出世。党以“壮士断腕之决心、刮骨疗毒之勇气”,把“老虎苍蝇一起拍”,拔烂树治病树,党的组织焕发出了勃勃生机。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,青春中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,向着民族复兴砥砺前行。

欲得一片森林绿,须有万千护林人。在护卫党的强健肌体上,我们深知不忘来时的路,深知我们要到哪儿去,更深知打铁还须自身硬。记得习近平总书记说过:“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,最大的诱惑是自己,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。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,制度设计得再缜密,也会‘法令滋彰,盗贼多有’。”总书记这番话告诫我们:人的自我修养,国家的制度建设对于保障一个人、一个组织的健康有多么的重要。进入新时代,作为高校的一名基层纪检工作者,怎样才能在保障个人、组织肌体上更有作为呢?

点亮“信仰之灯”——驻初心

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。信仰一旦缺失,人就会患“软骨病”,肌体就会受到各种病毒侵蚀。许多曾经贫穷、刻苦上进而大有作为之人,在事业如日中天之时黯然失色,甚至走进特殊“小屋”,源起就在灵魂上出了“错窍”,即放松了对人生观、世界观、价值观的改造和锤炼,进而信仰迷失、信念动摇、人格扭曲、良知泯灭。因此,作为一名纪检卫士,深知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强“钙”,没有它,人就没有灵魂。点亮信仰之灯,就是要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置于首位,将理论武装和世界观改造作为己任,以崇高的信仰追求和理想目标照亮人生航程,不断修正好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。常念“大厦千间,夜眠六尺;珍馐百味,无非三餐”,志存高远,炼就金刚不坏之身,不为形形色色的诱惑所动,不被腐朽思想堕落所侵蚀,以信仰之念降伏心中恶魔,永葆理想信仰。

恪守“行为之德”——铸品格

良好的道德修养,是做人、干事、为官的基础和根本。道德滑坡、良知动摇,则“心中邪念”必定横生。明代以破“心中贼”为己任的王阳明,曾系统地提出道德自主自律的心学体系,提倡以正人心为本,倡导知行合一,通过主体自我的道德修养,唤醒人内心潜伏的道德意识,达到致良知的境界。而今,改革开放四十年后的中国,物质繁荣,社会安定,思想多元,行为多样,追求各一。尽管人们不为衣食住行而忧,但作为炎黄子孙,当铭记历史,勿忘屈辱,勤于修身养德,自觉发启内心道德的自主自律,知行合一,树立“四个意识”,坚守“四个自信”,弘扬中华民族正能量,知荣辱,辨善恶,祛心魔,扫心尘,守住道德底线。作为纪检干部,时时教育和引领“关键少数”,常温党的六大纪律之要,常思道德自束之力,常擦人品官徳之镜,省心正己,鞭策他人,把邪念恶胆泯灭于萌芽之中,铸就高尚品格。

高扬“法规之剑”——惩贪腐

古人云“其身正不令而行,其身不正虽令不从”。违纪者害民可恶,执纪者歪斜可怕。跑风漏气,以“两面人”之身,周旋于组织法律。大凡贪腐者,每当犯事悔恨之时,无不痛哭流涕,诉说自己如何疏于学习,思想意识不经意就抛锚,这全是胡言乱语。殊不知,青春年少何时,高等数学、古代文学,学士硕士博士论文,样样做得上好,何来读不懂简明法规章条文,何不明白组织纪律之要求。究其实,那完全是目无法纪,侥幸心理在作祟,总认为反腐就是一阵风,雷声大雨点小,过一阵子就没事啦;还有人常想,名利福禄面前,“老虎”“苍蝇”都在大捞特捞,比我贪婪得多捞得多的比比皆是,惩处的利剑那么容易落到自己头上来,因而一而再、再而三侥幸试法。对“禁区”视而不见,看不清“红线”,守不住“底线”,肆意妄为,终究犯事。作为执纪者,知法规,畏法度,用带电的纪律“打人”,让长牙的制度“咬人”,护卫好党组织森林,焕发出祖国郁郁青色。

凡是过去,皆为序章。党的十九大向全党发出号召,反腐倡廉,重整行装再出发。今天,作为川南幼专的一名纪检干部,在从严治党全面推进的征程中,面对人民,不忘党员旗帜;直立讲台,不忘教师天职;执纪问责,不忘使命担当,时时高扬惩腐利剑,用好制度笼子,激浊扬清,为中华朗朗乾坤再留花香!